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广大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包头团市委联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团委开展了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内师大地理科学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为包头市的贫困家庭或因疫致困家庭子女提供线上“学业辅导”、乡村村容治理和艺术表演等志愿服务。
一、地理科学学院
学院有语、数、英三支小队,他们利用自己擅长的领域,将自己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毫无保留地教给孩子们,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锻炼。
1.英语组
“三下乡”活动英语小组由安煜佳、黄一丹、 贾旖凡、李艳敏、刘爽、王婧、杨岚等7位同学组成,在这短短的十天里,他们积极备课,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同成长。
2.数学组
数学小组由武慧琪、王儒桐、解可欣、胡慧妍、刘子悦、张萌萌、王驰、张神宝和徐加蓉9位同学组成,从课前备课到线上讲课,从生疏迷茫到熟练稳重,这十天不只是学生收获了知识,他们也同样摸索到了讲课的门路,在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征程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3.语文组
语文组共五位志愿者,分别是张伟轩、齐欢、刘云琪、张晓宏和王婧,“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帮助贫困孩子的过程中,足以让他们窥得几分优秀教师真正的样子,在接下来的时光中以此为目标继续努力,去帮助更多孩子。
在这十天里,志愿者们在他们初次以一个老师的身份传授自己的所学所得,在他们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们对这样的锻炼机会的珍惜,体会到教书育人的慢慢成就。
二、音乐学院
“只要心中有梦想,哪里都是舞台。”
1.实践演出
活动中,内师大音乐学院的同学们为吉忽伦图苏木带来了出色的演出,《赛拜努》舞出了草原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蒙古人民热情似火的待客之道;民乐合奏《欢沁》使人仿佛回到童年时代,玩闹于市井林间;古筝伴唱《又见炊烟》带人们领略一幅炊烟袅袅升起的水墨画卷......精美的演出使观看者如痴如醉,念念不忘。
2.风雨无阻
8月27日晚,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乌兰牧骑艺术团在吉忽伦图苏木进行了一场文艺演出。吉忽伦图苏木三岔口喳查党支部书记、村委会表达了对吉忽伦图苏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向往和对艺术团的赞美与感激,学生志愿者们通过这次演出,给吉忽伦图苏木的父老乡亲们带来一场难忘的视听盛宴。
三、美术学院
乡村容貌治理,投身强国伟业
美术学院安排了学院“墙绘小团体”来到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青山村,开展了为期7天“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为主题的2020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1.青力奉献,助力乡村村貌专项治理
美术学院支教团在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青山村会议室开展了2020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2.返乡实践,服务家乡发展
老师带领志愿者们实地考察,对墙面进行精心设计、潜心创作,为乡村村貌专项治理做了充足的准备。“墙绘不是单纯的像绘画机器一样重复着始终如一的动作,而是用“心”去领悟、用“脑”去思考,才能真正把需要呈现的主题内容淋漓尽致的具体化的展现出来。只有用心,呈现出来的作品才能与当地风土人情融合在一起,才会生动逼真。”同学们在完成墙画后由衷的总结道。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团市委将坚持开展好“三下乡”活动,继续深入推进扶贫济困活动,逐步形成长期接力的帮扶模式,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