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官网!
bann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 盟市团讯
盟市团讯

“我为祖国戍一天边”各族青少年边境巡访活动

时间:2024.01.06  浏览数:1,631次  字体:    作者:基组部   来源:兴安日报

7月1日,清晨的阳光照亮东方,在兴安盟科右前旗白音乌拉嘎查的草原上,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小小的升旗台、简易的升旗杆,规模虽小,但很庄重。边民包双喜夫妇高唱国歌,表达对党的感恩和对祖国的热爱。

草原宿集景区建设以来,他家门口通了旅游路,他也在家门口办起了小型牧家乐,生意很红火,几天进账万余元。包双喜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我家才能富起来。我家离边境线近,当看见五星红旗飘扬祖国北疆的时候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所以我坚持每天升国旗,给咱们国家守边戍边,建设美好家园。”

如今,在兴安盟,人人歌颂党的政策红利,处处皆是拼搏奋进的景象。兴安盟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通过抓实宣讲教育、理清“惠民账单”、表彰先进典型等有效措施,引导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6月29日,兴安盟团委在阿尔山市三角山哨所开展“我为祖国戍一天边”,各族青少年边境巡访活动。10名团员青年代表在老党员和戍边战士带领下,重走总书记走过的巡逻路、聆听感动总书记的相思树故事、站上总书记站岗执勤过的哨所、品尝总书记吃过的套餐,在总书记曾经留影的地方拍照留念,在界碑前庄严宣誓,感受戍边战士的神圣使命,增强团员青年卫国戍边精神。 

 

“通过这一天的戍边体验,我们不仅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更为阿尔山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赞叹。今后我们将努力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我们对卫国戍边军人的崇尚敬意和热爱家乡、无私奉献的不竭动力。”团员青年代表王文聪说。如何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办生动,让爱国主义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心?兴安盟的答案是“读中华万卷书•行兴安万里路”。6月28日,位于乌兰浩特市的五一会址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引起在场师生的广泛共鸣。    

“内蒙古自治区在这里成立时,乌兰浩特市还叫王爷庙街。别看那时这里只有一条街,但也是内蒙古东部地区居民文化生活的一个聚集地。”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述和动情演绎中,时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大厅内,在一段76年前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时长8分多钟的黑白纪录片里一个个真实的镜头、一张张鲜活的面孔,看到了76年前来自内蒙古各个盟市的农牧民代表、妇女代表等参会人员赶着马车、骑着骆驼,准备好帐篷和干粮,行程几百公里来到这里参加“五一大会”。    

兴安盟深挖红色故事,结合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趣味性强、体验度高的“主题党日活动”和红色教育研学旅游活动,包括参观红色旧址、设立“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主题留言墙、邀请老干部宣讲、观看红色纪录片、参观红色旧址、讲微党课、老党员过“政治生日”等内容,引导党员干部、中小学生感悟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培育爱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非常喜欢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以后有机会还会继续参加这样的研学活动。”乌兰浩特市合展小学学生李炫苇激动地说。此次红色研学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大家能牢记历史。     

与此同时,在位于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的兴安农村第一党支部纪念馆,情景剧《半扇门板》也正在精彩上映。来自兴安盟的各民族中小学生代表在纪念馆内接受革命的洗礼,感受英雄前辈们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为了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提升青少年国防观念,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持续做好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兴安盟开展了“手拉手 边关走”全盟各民族中小学生主题研学活动。不仅引导少先队员感受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还邀请各族少先队员了解蒙古族文化,并通过主题队课的形式,了解阿尔山国门、边境铁路运输过程、防火带、界碑的意义,进行党史教育讲解,激发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