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官网!
bann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 直通旗县
直通旗县

“青”声“曼”语 | 团旗委联合山东理工大学实践团开展暑期托管班志愿服务活动

时间:2025.10.09  浏览数:25次  字体:    作者:   来源:

为切实提高青少年暑期托管班托管质效,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深化法治宣传教育,2025年8月11日,团旗委联合山东理工大学实践团在黄花塔拉苏木暑期托管班开展爱国主义普法宣讲活动,以“走进乡村童心筑梦 普法育人守护未来”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法治+”支教活动,传递法治精神,播撒红色火种。

听一首红歌,学一段记忆

传承红色记忆,播撒红色火种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一首历久弥新的红歌《沂蒙山小调》开启了今天的红色记忆传承课程。

课堂上,来自山东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播放沂蒙山英雄儿女的影视短片,讲述影片背后革命先辈的故事、展示珍贵的历史图片,将红色历史娓娓道来,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眼中闪烁着对先辈们的崇敬之光。互动讨论环节,在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积极分享观看感悟以及所知道的红色故事,在讨论中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课程临近尾声,志愿者们教孩子们学习演唱《沂蒙山小调》,陈吉霞演唱了蒙古语儿歌《花纹马鞍》,在特色民歌的学习中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

红色记忆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瑰宝,传承红色基因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这堂红色记忆传承课,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红色的种子,激励着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看一场情景,学一段法理

演绎真实场景,筑牢法治防线

随着红色记忆传承课的结束,预防模拟法庭情景剧——预防校园霸凌篇紧接着拉开了序幕。这门课包含典型案例讲解、法律条文介绍、情景剧排练与表演等多个环节,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
课程伊始,大学生志愿者们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校园霸凌场景为蓝本,播放校园欺凌典型法治教育视频,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条融入在内,抛给孩子们相关思考问题,在思辨中加深了对法条与法理的理解。

接着,由孩子们亲自扮演“霸凌者”、“被霸凌者”、审判长、检察官等角色,在情景剧演绎中体味公平正义。志愿者们组织孩子们从“霸凌者”、“被霸凌者”等不同角度畅谈角色体验与法律认知的转变,讨论不同角色如何预防霸凌。针对孩子们的疑问,志愿者老师结合法条耐心解答,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预防校园霸凌的认识。

通过沉浸式的案例探讨与情景演绎,寓教于乐,寓教于学,让孩子们感受到校园霸凌的危害与法治的力量,切实提升了孩子们的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传递法治精神,铸牢法治防线。

此次向草原公益 “法润北疆” 实践团在黄花塔拉苏木支教点开展的支教活动,通过 “法治+红色”的创新形式,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边听边看边学,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对红色革命文化的理解与法治素养的提升。 

实践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在本次普法教育的过程中,学以致用,提高了自身的法治素养,增强了课本知识转化为法律实践的能力,在成为一名兼具扎实理论与深厚实践的法律人之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下一步,团旗委将以此次暑期托管班为起点,持续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模式,以青少年需求为导向,创新法治教育形式,持续开展各类普法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