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官网!
bann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 青年组织
青年组织

“强国复兴有我丨青春守望北疆 构筑生态屏障”——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媒与艺术设计系“三下乡”实践活动

时间:2025.09.16  浏览数:14次  字体:    作者:   来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牵引,着力打造新时代伟大变革实践育人大课堂,引导高校师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媒与艺术设计系以“强国复兴有我——青春守望北疆 构筑生态屏障”为主题,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三下乡”活动,让青春力量在北疆生态守护中绽放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此次“三下乡”活动,正是数媒与艺术设计系实践团队对总书记讲话的生动践行。

图片

一、探访白二爷沙坝:青年学子以“治沙精神”为笔续写生态答卷

白二爷沙坝,这座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南部的丘陵沙区,曾是生态治理的“硬骨头”。实践团队首站走进当地生态治理展览馆,通过图文展板、动态视频、实物陈列等多元形式,沉浸式追溯白二爷沙坝从“黄沙漫天”到“绿意盎然”的蜕变历程。

图片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不仅系统学习了生态治理知识,更被治沙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所感染,未来将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守护身边的绿水青山。

二、投身实践行动:青年学子以“生态之锄”为笔厚植绿色希望

带着守护碧水蓝天的责任与使命,实践团在完成宣讲与调研后,专程前往白二爷沙坝林场,以"生态之锄"开启了一场守护绿色的实践行动。

图片

晨光初露时,实践团已整装待发。队员们迅速投入紧张有序的除草工作。大家分工协作、默契配合将清理下来的杂草集中堆放,统一清运至林场指定地点处理。夕阳西下时,实践团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经过一天的奋战,他们累计完成林场部分区域的除草工作,为苗木生长营造了良好环境。从纸上谈兵到躬身实践,从生态知识的学习者到绿色未来的耕耘者,青年学子用行动诠释了“强国复兴有我”的深刻内涵。

三、青春奔赴多地: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声”为笔书写绿色篇章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了让环保知识惠及更多群众,实践团跨越2个省份,组建了12支专项生态分团。志愿者们分别前往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阿拉善、山东省济宁市等地开展富有针对性环保宣讲,通过场景还原、编创口诀、PPT与案例分析、发放治沙手册并动员村民参与荒漠治理。

图片

山东分队推动南北环保交流,分享北疆治沙经验、学习山东河流治理与海洋保护成果,倡导低碳出行与节能减排;巴盟分队以"守护黄河水,种好生态田"为主题,用"土味方言+数据图表"向农户讲解农业面源污染对黄河水质的影响;乌海分队通过播放转型纪录片、讲解大气污染防治技巧,展示工业城市从"黑灰"到"绿色"的生态蝶变;赤峰分队以"守好辽河源,护好草原山"为题,结合案例讲述禁牧政策带来的草原恢复成效;通辽分队邀请治沙能手现场演示"草方格固沙+沙生植物种植",推广"治沙+增收"双赢模式;乌兰察布分队通过"节水知识竞赛"、发放节水器具,倡导干旱地区居民践行"一水多用"理念;包头分队在城中草原和黄河沿岸开展"徒步讲解",宣传湿地保护法与候鸟保护知识,鼓励居民参与生态守护行动。

图片
图片

为了让环保知识更易传播、方便群众随时学习,实践团在开展宣讲的同时,结合专业特色精心设计制作了系列环保宣传手册。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发放环保宣传手册与调查问卷覆盖群众超2万人。从“纸面”到“心间”,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当一本本手册成为群众手中的“环保指南”,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环保知识的普及,更是新时代青年用专业与热忱在北疆大地上书写的绿色答卷。

图片

本次活动中调研问卷共发放问卷30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2860份。此次“三下乡”活动,数媒与艺术设计系的青年学子通过参观学习、分团宣讲、制作手册、调研走访、实践劳动等多种形式,在北疆大地上留下了青春的足迹。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各地生态状况,锻炼了实践能力,更深刻体会到新时代青年在强国复兴征程中肩负的责任。未来,团队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青春守望北疆的征程中,为构筑生态屏障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