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在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作用,集中呈现我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显著成效,2025年10月17日,“实践归来话成长”——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分享报告会在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术会议中心报告厅举行。自治区团委副书记匡晓蕾出席并做总结讲话,全区各高校社会实践展示团队、指导老师以及内蒙古财经大学学生代表共4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我区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宣传片。随后,来自各高校的10支优秀团队代表依次登台,以亲身实践经历为切入点进行分享,围绕实践过程中的鲜活事例、活动感悟,从工作部署、组织动员、推进措施、活动情况、总体数据、实践成效、创新做法、个人成长收获等方面,生动讲述了在乡村振兴、理论宣讲、文艺服务等实践领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活动现场也进行了成果展示,各团队的展板、农产品、手工艺品、科技模型等实物成果一一陈列,直观展现实践带来的实效。
匡晓蕾对优秀实践团队与个人予以肯定,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付出辛勤劳动的指导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总结了2025年内蒙古“三下乡”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并对高校团委未来工作和青年学子成长分别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各高校团委要当好“引路人”和“服务员”,强化实践育人顶层设计,推动“三下乡”与专业教学、大思政教育、就业引导深度融合,搭建更广阔的校地、校企合作平台,做好实践成果转化,让实践从“短期行动”转变为“长效机制”;青年学子要争当扎根北疆的“实干者”和“追梦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专业知识与内蒙古发展需求结合,“把担当融入青春血脉里”,在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中主动作为,“把理想照进未来奋斗中”,将实践感悟转化为建设家乡的行动,毕业后留在内蒙古、建设内蒙古。
今年暑期,自治区团委组织全区876支自治区级重点团队深入全区农牧区、边境线等基层一线,扎实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领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淬炼信仰、增长才干,生动诠释了“行走的大思政课”的深刻内涵,更凝聚了青年扎根北疆、服务基层的共识。未来,自治区团委将继续以实践为笔,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光彩,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更多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