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官网!
bann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二级菜单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红领巾爱国防 石榴籽一家亲”内蒙古——广西两地少先队员“手拉手”观礼神舟飞天逐梦星辰点燃报国志

时间:2025.11.04  浏览数:29次  字体:    作者:   来源:

2025年10月31日晚11时44分,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托举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直冲云霄,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来自全区各盟市的少先队员代表与广西的少先队员代表共同组成近百人的观礼团,齐聚在东风航天城亲历了这一震撼时刻。

“5、4、3、2、1——点火!”随着指令下达,橘红色烈焰从火箭底部喷涌而出,飞船如利剑般刺破苍穹。少先队员们攥紧拳头、屏住呼吸,当火箭冲破云层时,现场少先队员们齐声发出“向航天员学习、向航天员致敬”的呐喊,嘹亮的声音在发射场回荡,与火箭升空的轰鸣共同谱写着“少年强则国强”的时代乐章。

东风航天城的烈焰照亮戈壁,额济纳旗的星辰见证初心。近年来,自治区少工委持续深化“红领巾爱国防”“小石榴籽走边关”“观礼神舟发射”品牌活动,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先队员在大漠深处与航天梦想近距离对话,在心中播撒“科技报国”的种子。

图片

活动第一天,少先队员们就来到中蒙边境策克口岸,开展“红领巾爱国防 向国门敬礼”实践教育活动。在移民管理警察的引领下,大家首先来到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了解策克口岸的发展历史和在中蒙边境贸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随后,少先队员们又来到国门、界碑和策克口岸纪念碑前。了解策克口岸建设中,各族人民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同时感受到了卫国戍边的重要意义。

图片

10月29日,少先队员们走进黑水城遗址,开展“红领巾爱艺术”“品读居延历史 传承北疆文化”系列实践活动,参观黑水城遗址,观赏居延历史文化数字沉浸大展,探寻额济纳深厚的历史底蕴,领会居延汉简作为中国“四大汉简”之一的文化价值,直观地感受到古遗址的昔日风貌和胡杨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队员们学习土尔扈特毡绣技艺,亲手制作作品,将创意融入传统工艺,在穿针引线间感受非遗魅力,传承文化根脉。

图片

10月30日,少先队员们来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敬献鲜花,聆听航天英烈“牺牲在戈壁,埋在青山头”的感人故事;在东风航天科普课堂,少先队员们参观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场、东风航天城历史博物馆、东风礼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博物馆。一位深耕火箭研发数十年的科研工作者,用生动的讲述,为大家揭开航天事业的两大“密码”— 火箭推进原理与中国航天发展历程,让硬核科技变得可感可知,让少先队员们更加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光辉历史,切身感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让课本上的“星辰大海”变得触手可及。

图片
图片

10月31日上午,少先队员们来到东风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与东风学校的少先队员们共同开展“红领巾手拉手”联谊活动。没有陌生的隔阂,只有初见的惊喜。他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家乡的故事,抒发对航天梦的憧憬,尽情展示着来自不同地域的民族特色,一同聆听航天英雄事迹,在“太空课堂”里探索宇宙奥秘;少先队员们在欢笑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不仅让队员们感受了航天精神的力量,更在心中播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未来,他们将以红领巾的名义,共赴星辰大海,共护民族团结!

图片

本次活动不仅是观礼发射活动,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深扎根在青少年心中。当火箭轰鸣着刺破苍穹,蒙、桂两地少先队员亲眼见证中国航天技术的硬核实力,直观感受国家国防科技的强大,同时让两地少年如“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他们真切体会到“各民族不分你我、同心同向”,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成长的土壤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青春活力。

留言 (0)
我来说两句
提交评论
热门评论